![]() | ![]() |
文章来源:2017年10月9日晚《厦视新闻》
节日刚过,厦门市各大企业就投入到紧张的生产研发工作中。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厦门市重点培育产业,在过去的五年,通过科技创新、集群发展、提质增效,目前形成了生物制药、诊断试剂等为重点的特色产业集群,部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节后第一天,位于厦门生物医药港的蓝湾科技显得格外忙碌。会议室里,大家正在讨论如何更好地创新研发,开发推广新产品。作为我市海洋经济的龙头企业,蓝湾科技主打从虾蟹壳中,提取出/高纯硫酸氨基葡萄糖,并在此基础上制造出数款改善骨关节问题的专利产品。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季节转变,产品的销售旺季已经到来,今年,他们还将产品延伸到了日用品领域,最新推出的聚糖牙膏,将于本月上市。
![]() | ![]() |
![]() | ![]() |
厦门蓝湾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林秀芬:今天一开工就特别忙,所有的部门都紧锣密鼓地投入到工作状态当中。
在园区的另一角,艾德生物同样业务繁忙。
作为最早搬进园区的企业,蓝湾科技和艾德生物见证着园区从“星星之火”到如今“可以燎原”。2011年,海沧区规划建设面积10平方公里的“厦门生物医药港”,筑巢引凤,一大批项目在这里落地开花。园区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厦门生物医药孵化器、中试基地、产业园以及企业自建区,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创新研发——孵化器——中试基地——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体系,建立了人才招引、公共技术服务、投融资对接、创新服务管理等服务平台。
蓝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秀芬:变化很大。当时进来就是一片野茫茫,你看这五年的时间,你看周边的这些环境包括整个生物医药港区 非常多单位企业搬进来,而且发展非常快,整个配套措施(都很完善)。
艾德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 郑立谋:厦门有个“双百计划”,还有厦门各种各样的人才激励措施,科技局、海沧区、组织部、发改委等等都有相应的产业配套政策,好的项目都有扶持、贴息等等。
2011年到2015年,厦门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达26%,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生物医药港的发展壮大,使企业有了迅速成长的沃土,同时也孕育出更加多样化的产业方式。2016年,海沧区生物与新医药企业共293家,实现工业产值169.7亿元。
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副主任 张善美:生物医药的整个发展推进速度也一直在加快。令人惊喜的是这几年从海归的角度来说,一大批生物医药的人才回归到我们生物医药港,厦门大学的几大学院、生命科学、公共卫生这一大批跟生物医药相关联的顶级科学家也在奋力支持我们生物医药港的发展也有一些项目在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