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分类:

《厦门日报》专题报道:海洋炼“糖”护肝获批上市,蓝湾助力生物医药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0-10-27

20200731 壳寡糖专版 厦门日报.jpg

2020年7月31日 《厦门日报》A10版专版报道

文/本报记者 石涵琪

图/蓝湾科技提供


7.jpg

蓝湾生物医药产业园

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创新最为活跃、发展最为迅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期,厦门市召开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大会,提出力争到2025年建成国内“中国生命科技之城”的目标。位于厦门市生物医药港的海洋龙头企业厦门蓝湾科技董事长林秀芬也受邀参加了会议。

9.jpg

林秀芬董事长出席2020厦门市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大会

记者了解到,蓝湾科技带来了好消息——新添海洋生物多糖高科技成果,即高脱乙酰度壳寡糖,以实际行动助力厦门市生物医药创新发展。蓝湾为何执着于“糖”,新成果壳寡糖对于人类健康有何益处?为此,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厦门蓝湾科技董事长林秀芬。

 

  15年炼“糖”

  专注糖生物工程结硕果


  糖生物工程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一门研究糖、糖缀合物及糖链的结构、功能和代谢调控及其应用的科学。我国对糖生物工程极其重视,蓝湾科技就是专门为研究和转化海洋多糖科研成果而成立的。

8.jpg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组团到蓝湾科技研讨


  “算起来,我们已经有15年的炼‘糖’史了。”林秀芬董事长笑着说。2005年创立伊始,她就带领团队一头扎进“糖”堆里。“遇到问题,就找国内外这个领域里最强的技术团队合作,所以,我们每次都能实现超越和升级。”凝聚了包括国家海洋三所、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智慧,蓝湾科技从高纯氨糖到壳聚糖再到壳寡糖,一路披荆斩棘,攻克下一个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一项项专利成果,形成了完整的多糖产业链,走到了海洋多糖领域的前沿。

6.jpg

  2009年央视《中国新闻》报道蓝湾科技获国家体育总局授牌成为中国排球协会供应商

记者了解到,由于研发生产出纯度大于99%不含钾、钠、氯的高纯度硫酸氨糖,蓝湾科技成为高纯硫酸氨基葡萄糖规模化生产基地、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骨营养与骨健康促进项目示范基地、中国排球协会供应商,产品已连续四届入选“体育总局运动员营养品采购目录”,服务全国200个城市中关注骨关节和心脑血管健康的人群,成为厦门市新兴海洋生物科技的一张闪耀名片。


  实力升级

  高纯度壳寡糖受瞩目


  谈起新成果高纯度壳寡糖,林秀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在国家现有27个与壳寡糖相关的保健食品批文中,我们是获得‘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和‘增强免疫力’两项批文的纯品壳寡糖产品,意味着百姓在护肝和增强免疫方面又有了新选择。”

2.jpg

厦视新闻报道疫情期间蓝湾新品壳寡糖如期上市

  林秀芬打比方:“比如,聚会应酬已经成为了很多中青年人群的生活常态,酒精肝、脂肪肝等长期因饮酒导致的肝脏问题也日趋年轻化,如果在喝酒前后服用壳寡糖,可明显加快酒精代谢作用及促进肝脏转化胆固醇。像长期熬夜、吃药或者抑郁易怒的,还有爱吃夜宵、饮食油腻的人群也都需要用壳寡糖来好好养护肝脏。”

  当然,上市过程中经历了一番曲折。林秀芬向记者透露:2011年蓝湾曾生产过小几批壳寡糖,主要是用来报批文,剩下的也给身边的亲朋好友试用,当时反馈就不错,有不少人回头追问,但因一直没有采购到符合要求的原料,不得不停产。在林秀芬看来,原料的品质决定了产品的品质,对原料的要求一定是宁缺勿滥。在多年寻访无果后,蓝湾研发团队最终决定自己攻克难关,自己做原料。因此,今年6月新上市的蓝湾壳寡糖的原料就是蓝湾自己做出来的,而且品质比以前的更好,真正做到实力升级。


  分子量小

  有益身体健康的“糖”


  从甲壳素到壳聚糖再到壳寡糖,制备过程中分子量的不断减小,决定了对身体健康的不同作用,林秀芬为记者详细讲述了这一过程:原始的甲壳素分子量≥100万,无法被人体吸收利用;通过降解及脱乙酰基后分子量变小,到达几万到数十万不等, 这就是壳聚糖,可被人体吸收并用于调节血糖、增强免疫力等;而壳寡糖作为糖生物工程前沿的成果,进一步酶降解后其分子量≤2000,水溶性极高,人体吸收率高,在保肝护肝和增强免疫力方面可以发挥更多的作用。

1.jpg

蓝湾科技壳寡糖生产线

  壳寡糖与我们平时生活中所说的“糖”一样吗?面对记者的疑问,林秀芬董事长娓娓道来:“壳寡糖是全身全营养产品,它是带有多种保健作用的功能糖,不是葡萄糖那样的能量糖。”据了解,壳寡糖在国际上被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农业等领域。在日本,壳寡糖是被政府允许宣传保健功能的功能性食品,作为膳食补充剂添加到面包、饼干、牛奶食品里,用来提高国民体质。在我国,壳寡糖也已被国家认定为新食品原料。

  作为新食品原料,壳寡糖将发挥更多作用。除了保健食品外,蓝湾还开发出了一款壳寡糖复合益生菌固体饮料,就是把壳寡糖添加入益生菌制成新型固体饮料。因为壳寡糖本身就是一种非常优秀的益生元,是双歧杆菌促生长因子的一种种类,能调节动物肠道内微生物的代谢活动。


  追求极致

  推动海洋产业高值化发展


  发挥壳寡糖的不同作用,需要通过不同的质量来实现,要突出发挥某个作用需要更高的技术。目前,国家对壳寡糖的质量指标主要以合格的含量和适当的分子量为主,但是蓝湾团队觉得这两个指标并不足以体现它的质量。围绕保护化学性肝损伤这个功能,他们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增加了高脱乙酰度这个指标。

  林秀芬解释道:“壳寡糖是碱性的氨基寡糖,氨基的多少以脱乙酰度来体现。脱乙酰度越高,氨基的量就越多,氨基越多,生物活性就越高,壳寡糖的作用越明确。但要同时实现含量、分子量、脱乙酰度三个标准,是一个挑战。”

5.jpg

2019年蓝湾科技亮相央视9套纪录片《海上福建》

  通过技术研究,蓝湾团队发现壳寡糖原料的制备工艺对质量影响较大。通过反复细致的研究,对实验数据的积累和分析,才形成了壳寡糖理想工艺及原料标准。在汇集了国家海洋三所、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技术的基础上,他们对工艺、装备进行自主研发和创新升级,解决了生产成本问题,形成了蓝湾自主发明专利,也成功地研制出了同时满足含量、分子量和高脱乙酰度三个指标的壳寡糖原料,脱乙酰度还超过了94%。

  海洋生物医药极具发展潜力,但大多仍处于粗放型、较低附加值的发展阶段,缺乏技术、质量提升。以壳寡糖为例,按国家的标准只要做到60分就能及格了,但蓝湾希望做到80分、甚至90分,所以,他们一直向高水平挑战,往极致去做,有助于在同业中形成良性竞争,提升整体行业的技术水平,带动整个产业的高值化发展。


  有大担当

  助力大健康产业发展


  通过与积水潭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开展临床科研合作,蓝湾将糖生物工程的科研成果多次进行临床科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接下来,蓝湾也考虑对壳寡糖进行临床观察,争取获得更多的科学数据。

  蔓延全球的疫情没能阻挡蓝湾前进的步伐,实现抗疫、复工复产“双胜利”。2月10日率先复工复产后,企业新建了两条壳寡糖原料及氨糖原料生产线,保障全国供应。他们克服重重困难,采用曲折运输等办法,千方百计在3月就将产品成功运送到武汉,保障了武汉及全国用户在疫情期间的需求,还通过微信、电话、线上直播等形式为用户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

3.jpg

全国各地用户代表为蓝湾科技点赞

  今年,蓝湾不仅在武汉区域的销售额有提高,前6个月还实现了产值同比增长50%、销售同比增长40%的可喜成绩。

  担企业重责,造福普罗大众,在我国大健康领域,蓝湾勇往直前,未来可期。


  【声音】

  多元集成

  国际先进技术研制


  北京大学翟茂林教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原子能研究机构特聘研究员)

  研究发现, 将敏化剂引入壳寡糖降解体系后, 极大地促进了壳寡糖的降解, 具有快速、简便、高吸收率、降低成本、有效产物含量高、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有利于大规模生产。用本研究方法制备, 能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使产品的分子量分布分散度小, 壳寡糖产品产额和生理活性高出许多。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易瑞灶研究员(原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资源化学与化工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药学会海洋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

  有研究结果显示,壳聚糖、壳寡糖的脱乙酰度越高,它的吸收利用率越高。蓝湾壳寡糖的制备,采用了多元集成的国际先进技术,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核,脱乙酰度≥94%,实际检测甚至超过95%,已是达到国际前沿水平的高脱乙酰度的高品质产品。

  原西安市灞桥区人民医院院长于宝荣主任(从医4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教学、科研经验,擅长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疾病。)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为人体承担着消化、解毒、代谢的功能。许多人无意中养成的不良习惯对肝脏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伤,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建立养肝护肝的意识,更要杜绝过度喝酒、胡乱吃药、抑郁爱怒、抽烟熬夜等伤肝习惯,补充壳寡糖以强化肝脏功能。

4.jpg

2019年10月蓝湾科技隆重举行女排签约10周年庆典

  【科普链接】

  “壳寡糖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一种天然生物小分子,它能全面地调节、增强全身的免疫功能,并且有较强的解毒、排毒等功能。壳寡糖是经处理,除去无机成分、蛋白质与脂类等物质,而获得的天然的保健食品材料。”

  ——摘自《壳寡糖与人类健康》冯延民主编 吉林大学出版社

  “由于壳寡糖能大大增强肝脏功能,对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腹水、肝癌都有较好的作用。”

  ——摘自《人类健康的金钥匙:壳寡糖》陈耀华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壳寡糖是双歧杆菌促生长因子的一种种类,它能调节动物肠道内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改善肠道微生物区系分布,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繁殖,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使肠道内pH下降,抑制肠道有害菌生长,产生B族维生素,分解致癌物质,促进肠蠕动,增进蛋白质吸收。”

  ——《壳寡糖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陈海燕 张彬 何勇松


上一篇:厦门市海沧区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在蓝湾科技举行,《厦门日报》报道 下一篇:OMG,蓝湾这周好热闹,参会、调研、探访、博饼、晒照......